郑州7年城中村改造让城市涅盘重生
2003年,省会郑州,一场城市建设的大变革,正在悄悄地酝酿和进行中。2004年,这场变革进入了试点阶段。
此后的7年,即便你是郑州人,也会经常迷失于城市的某个角落,因为拆迁、建设的节奏太快。诞生于2004年的《东方今报》,用七年时间见证了这场变革的点点滴滴。七年,虽步履维艰,却足以让一座城市旧貌换新颜。这场变革,使得数十个村庄旧貌换新颜,数十条道路被打通,众多人获益……
这就是——城中村改造。
实现住进宽敞楼房的梦想
城中村,城市发展、扩大过程中,留下的历史产物。随着城市面貌的日新月异,杂乱的城中村越来越像在城市这张美丽面庞上落下的一块块“疤痕”。城中村,亟待改造。城市建设,亟待变革。
于是,2003年,郑州市政府正式将“城中村改造”提上议程。在考察借鉴一些城市城中村改造经验的基础上,结合实际,对城中村土地、规划、拆迁管理以及村集体经济转制做了初步规定。
接下来的2004年~2005年,是城中村改造的试点阶段。至2005年共批准了17个试点进行改造。在这批被批准改造的项目中,燕庄,一直被人津津乐道、备受关注。这里太特殊,既有政治因素也有历史际会。
燕庄项目,规划总建筑面积129.5万平方米,其中安置面积42.5万平方米,配套开发面积87万平方米。2006年1月完成土地出让;当年10月破土动工;2008年10月,村民回迁入住。燕庄改造,甚至吸引了《人民日报》的关注。2010年3月,《人民日报》记者采访了回迁的张先生一家,对于目前的生活,张先生是这样说的:“以前从没想过会住这么宽敞的房子。……要是再不满意,就说不过去了。”
有人称,其实燕庄改造的最大功劳,还不仅是改善了村民的生活条件,而是拓宽了未来路和金水路两条主干道,盘活了郑州新老城区的咽喉要塞,使这里成为集高档写字楼、住宅、商业为一体的新型商业中心,进而增加了源源不断的税收和就业岗位……
如此,说一个城中村改造项目,盘活一个城区,毫不夸张。
完善城市配套的最后机会
燕庄改造,只是诸多城中村改造项目的一个缩影。
在燕庄之前,有北区的西史赵村改造,在其土地上获得重生的就是如今舒适的安置小区和美丽的普罗旺世小镇。在燕庄改造之后,还有关虎屯村西关虎屯改造、小杜庄村改造、南阳寨村一期改造、小李庄村改造……
如果你对这些名称都不太熟悉,那么对其改造之后的配套项目名称一定不陌生。
取这些城中村而代之的,依次是具有楼宇经济特点的郑州国贸中心、美丽的怡丰·新都汇、颇具异域风情的利海·托斯卡纳、升龙国际中心……
每一个城中村改造项目,都肩负着改善原居住者生活条件、增加公共服务设施、增加市政配套设施的社会责任和历史使命。
据官方统计,截至2010年底,郑州市已有31个村(组)完成了土地拍卖、挂牌出让,共盘活土地13906亩,其中用于村民安置和配套开发的出让用地约7910亩,出让土地总价款约138亿元。31个村(组)完成改造预计总投资约760亿元。
在已盘活土地中,用于公共服务设施和基础配套设施的土地占比为43.1%,共5996亩。在这些土地上,规划建设中小学、幼儿园108所,建筑面积为53万平方米;规划新建扩建道路53条,绿地37块,社区服务中心、医院、卫生站等,约占地239亩;消防站、变电站、派出所、公共停车场、公厕、垃圾中转站等,共占地约191亩。
因此,城中村改造也被称为城市完善市政设施“最佳的机会”。
在郑州市的城中村改造进程中,2007年是值得铭记的一年。这一年,出台了后来被称为郑州模式的“103号文件”。在该文件中,明确地规定了安置房与配套开发商品房的比例最高为1∶2;确定了原则上3层以下(含3层)的合法建筑,按市场评估价格给予补偿,被拆迁人选择产权调换的,原则上3层以下(含3层)的合法建筑按“拆一平方米还一平方米”的标准给予安置。这些都是郑州首创,103号文件让此后的城中村改造,不再是摸着石头过河,而是有了有效的指导。
城中村改造中的开发商们
当然,政府的规划再美好,也不过是蓝图一幅。把美好愿景最终变成现实的,是开发商们。
对于相当一批开发商而言,城中村改造,是一次千载难逢的机遇。它迅速地成就了一大批开发商的梦想。
如进行燕庄改造的河南升龙置业有限公司,这家当时来自福建的房地产企业,因成功将燕庄改造成曼哈顿而一战成名。此后,升龙系公司又承担起小李庄(升龙国际中心)、小岗刘村(中原新城)、凤凰台村(升龙凤凰城)等诸多城中村改造项目,成为郑州城中村改造的一张名片。
借城中村改造,迅速发展壮大的还有正商地产。2007年之前,正商地产虽也在各种奖项评比中屡获殊荣,但普通百姓并不熟悉。2007年,正商地产似乎是横空出世,突然就出现在了众人面前。2008年,正商就做出了11盘同开的创举,这其中城中村改造立下了汗马功劳。芦邢庄、弓庄等一个个村庄与正商联系在一起,最终变成了正商新蓝钻、正商幸福港湾等名盘。而正商也以做本土开发企业中最大的城中村改造者自居。
一些外地的一线企业进入郑州时,也不约而同地选择了城中村改造,如万达借助周辛庄村和罗庄村的改造迅速启动了中原万达的建设,恒大选择了白庙村建设恒大名都。
而开发商,也成就了更美的城市。
郑州市目前的建成区面积约为310平方公里,而通过城中村改造可盘活的土地达到近四分之一。不可否认,在郑州市城市化进程的道路上,城中村改造写下了浓墨重彩的篇章。
而开发商,作为谱写这一绚丽篇章的工兵角色,最终获得的除了企业的壮大、品牌的传播、利润的获得外,还得到了“名”。作为配套开发的要求,开发商们为城市学校的建设、道路的打通、医院的建设及各项配套设施的完善作出了巨大的贡献,这一点值得城市在历史中永远铭记。
-
· 郑州:商品房“以旧换新”完成1628套,下半年计划举办商品房团购活动至少50场次 [255]
· 郑州租房现状 [169]
· 1494套!郑州市第三批人才公寓即将上线配租 [337]
· 郑州最新房价公布 [389]
· 租房骗局大揭秘:小心虚假租房合同的法律风险 [189]
· 郑州4月住宅二手房共成交9244套,成交均价9646元/平方米 [390]
· 郑州住房“以旧换新”在市内八区全面推行 [225]
· 5月第2周郑州新房价格10843元/平,环比上周持平 [358]
■ [推荐楼盘]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