京沪高铁镇江站场选址确定 - 高速站方案由“落地”改为“高架”
http://www.hnfczl.cn
2007-7-17 9:23:43
来源: 金山网
记者昨天从市发改委获悉,作为国家重大基础设施项目的京沪高速铁路年内将开工建设,其在我市境内的走向及镇江站场选址也已确定。
京沪高铁是我国规划建设的第一条高速铁路,也是实施全封闭、全立交的客运专线。全长约1320公里,总投资约1680亿元,将采用轮轨技术,时速约350公里。
据市发改委交通能源处处长周德荣介绍,京沪高铁将沿安基山水库北侧进入镇江市,避开磁山头铁矿后跨过312国道东行,下穿京阳水泥厂皮带廊,经五州变电所北侧后再次跨越312国道,过乔家门,在南山风景区以南、312国道以北、檀山路以东的润州区卢湾村设镇江高速站,经南方碳素厂边,相继跨沿江公路、沪宁铁路、京杭运河、九曲河、新河,过窦庄后进入常州市。
京沪高速铁路镇江段长74.74公里,经过句容市、丹阳市、丹徒区、润州区的10个镇,其中句容市内17.44公里,丹徒区内27.77公里,润州区内9.41公里,丹阳市内20.12公里。
2006年3月上旬,铁道部在北京召开了行业内的项目可研审查会,初步明确站点设置的原则是:省会城市、地级市原则上各设一站;如一个市内要设两个站,距离需达到100公里。会议对镇江境内站点设置方案的意见是:先期开工镇江站,预留丹阳站。我市将争取丹阳站也能先期建设。
周德荣特别介绍说,经过市委、市政府积极争取,在省委、省政府支持下,获得铁道部有关部门同意,我市高速站由铁路规划部门最初考虑的“落地站高路堤方案”确定为“高架桥方案”,为我市的总体规划和经济社会的长远发展留下了不小空间,意义十分重大。市发改委有关专家指出,如果采用落地站高路堤方案,会在高速站这一重要节点横亘一堵平均高度6米、最大高度达10米,长度约1.2公里的挡墙,对城市交通影响很大,也不利于高铁配套设施及今后城市轻轨等立体交通的建设和组织,很可能成为第二个“铁路三线”。高架桥方案避免了严重制约城市南向发展的不利因素,有利于城市空间的合理利用。据测算,高架桥方案因无需填土放坡,比落地站方案少征用土地至少50亩,使城市空间得到充分合理利用,同时有利于加强对南山山体的保护,尽可能减少山体的开挖量。据了解,京沪高铁在我市境内70%以上将采用高架方式。
京沪高铁是我国规划建设的第一条高速铁路,也是实施全封闭、全立交的客运专线。全长约1320公里,总投资约1680亿元,将采用轮轨技术,时速约350公里。
据市发改委交通能源处处长周德荣介绍,京沪高铁将沿安基山水库北侧进入镇江市,避开磁山头铁矿后跨过312国道东行,下穿京阳水泥厂皮带廊,经五州变电所北侧后再次跨越312国道,过乔家门,在南山风景区以南、312国道以北、檀山路以东的润州区卢湾村设镇江高速站,经南方碳素厂边,相继跨沿江公路、沪宁铁路、京杭运河、九曲河、新河,过窦庄后进入常州市。
京沪高速铁路镇江段长74.74公里,经过句容市、丹阳市、丹徒区、润州区的10个镇,其中句容市内17.44公里,丹徒区内27.77公里,润州区内9.41公里,丹阳市内20.12公里。
2006年3月上旬,铁道部在北京召开了行业内的项目可研审查会,初步明确站点设置的原则是:省会城市、地级市原则上各设一站;如一个市内要设两个站,距离需达到100公里。会议对镇江境内站点设置方案的意见是:先期开工镇江站,预留丹阳站。我市将争取丹阳站也能先期建设。
周德荣特别介绍说,经过市委、市政府积极争取,在省委、省政府支持下,获得铁道部有关部门同意,我市高速站由铁路规划部门最初考虑的“落地站高路堤方案”确定为“高架桥方案”,为我市的总体规划和经济社会的长远发展留下了不小空间,意义十分重大。市发改委有关专家指出,如果采用落地站高路堤方案,会在高速站这一重要节点横亘一堵平均高度6米、最大高度达10米,长度约1.2公里的挡墙,对城市交通影响很大,也不利于高铁配套设施及今后城市轻轨等立体交通的建设和组织,很可能成为第二个“铁路三线”。高架桥方案避免了严重制约城市南向发展的不利因素,有利于城市空间的合理利用。据测算,高架桥方案因无需填土放坡,比落地站方案少征用土地至少50亩,使城市空间得到充分合理利用,同时有利于加强对南山山体的保护,尽可能减少山体的开挖量。据了解,京沪高铁在我市境内70%以上将采用高架方式。
版权声明:凡有来源标注为"河南房产租赁网"的文字或图片版权均属河南房产租赁网所有,未经授权不得转载使用。
■ 相关链接
-
· 京沪高铁镇江站场选址确定 - 高速站方案由“落地”改为“高架” [1571]
■ [推荐楼盘] | |||||||||||||||||||||||||||||||||||||||||||||
|
免责声明:本网转载内容均注明出处,转载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

省内新闻
法律在线
房产专题
楼盘人气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