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发商没囤地放缓开发节奏而已 "硕鼠"另有其人
近期,市场上爆发了关于开发商囤地的争论,有媒体报道,万科、北辰等上市大型房地产企业正在囤积土地、坐等升值。也有人士表示,上市房地产企业相对规范,最多是放缓开发节奏,真正囤地的另有其人
大型企业纷纷抢地
8月5日,碧桂园公告称,截至7月末,公司总土地储备量达到惊人的4500万平方米。以公开资料来看,碧桂园的土地储备量比土地储备量第二名的开发商多出一倍,是香港长和系全部土地储备的2.5倍
该公司公布的巨量土地储备随之拉动了投资者的信心,碧桂园在香港主板上市挂牌当日股价大涨35.13%,市值达1748亿港元,一跃成为香港市值最大的内地地产股。
万科2006年年报显示,截至2006年年末,已获取的规划中项目面积合计约1851万平方米,其中去年新获取项目47个,总占地面积约910万平方米,规划建筑面积总计约1222万平方米。到今年一季度,公司再增19个项目,规划建筑面积292.9万平方米
有市场人士据此认为万科、北辰等上市大型房地产企业正在囤积土地、坐等升值。
囤地另有其人
记者通过采访了解到,上市房地产企业相对规范,主要是通过招拍挂方式取得土地,而通过这种方式取得土地,现在都必须在合同中注明开发进度,就算开发商有心囤地,但面临的是违约的风险,开发商能做到的最多是放缓开发节奏,很难进行长时间的囤积。
从万科、北辰等公司的数据分析,这些地块主要是最近取得的,开发是要有周期的,预计将在未来一两年内形成市场供应。
有市场人士对记者表示,以北京为例,像富力等南派企业进京后,主要是通过大笔资金投入买地,买到地了都迅速开发,经常面临的是手中无地的窘境,离囤地相去甚远。就连在北京发展多年的万通等企业,在北京区域也未必有多少土地储备。
在北京房地产市场上,确实存在一些囤积的地块,这些地块大多并不在大型开发公司的手中,主要存在于一些不规范或规模较小的公司手中,或者存在于一些重重困难、无法进行开发的国企手中。只有盘活了这些沉积多年的地块,市场供应才有望增加。
-
· 开发商没囤地放缓开发节奏而已 "硕鼠"另有其人 [847]
■ [推荐楼盘]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