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新闻中心 | 新 楼 盘 | 二手楼市 | 物业委托 | 出租求租 | 写 字 楼 | 营销策划 | 装修指南 | 购房宝典 | 租赁常识 | 家居装饰 | 律师在线| 我秀我家 | 关于我们
 您现在的位置: 河南房产租赁网 >> 新闻 >> 省内楼市 >> 正文

均价稳超一手房 利空夹击二手房隐现"高位拐点"

http://www.hnfczl.cn   2007-8-21 9:49:24   来源:  南京晨报

“二手房即将征收20%个税,并且不给缓冲期”、“卖房子5年内要缴土地增殖税了”……

近期,几大利空消息“夹击”着二手房市场,使得原本活跃的买卖双方都备感压力。另一方面,南京楼市的二手房行情自去年调控后已经历大半年稳定上扬,一路飙升的价格目前也全面超越了新房水准。对于交易更加活跃,市场心态也更加敏感的二手房而言,加税是否意味着“拐点”到来呢?

现状:二手房均价稳超一手房

“与一手房相比,二手房的价格一直在高位盘整。”中原机构市场部的分析人士告诉记者,前4个月南京的二手房成交价格虽有波动,但每月几乎都超越一手房。

该机构的统计数据显示,今年前4个月一手住宅的成交价位分别为4753元/平方米、4831元/平方米、4912元/平方米和5358元/平方米,而同期二手房的成交价位竟然普遍超越一手房,分别达到5391元/平方米、4933元/平方米、5360元/平方米和5804元/平方米,其中当月差价最高达到1130多元/平方米,最低也有100元/平方米左右的落差。

与成交均价相比,挂牌价的涨幅则更为惊人。365房产家居网的单经理则表示,5月中旬全市挂牌均价相比上旬上升0.19%,其中江南八区的合计挂牌均价达到7000多元/平方米,足足上涨了1000多元/平方米。他表示,进入5月份以后二手房挂牌均价依旧上涨,但涨幅速度明显放慢。例如3月的涨幅为8%左右,到5月则为5%,基本赶超同期商品房的上涨速度。

担忧:加税将成为二手房市场“拐点”

“会不会强收二手房20%的所得税啊,出台政策之前会不会给个缓冲期啊,都不知道该怎么办了。我的房子要到6月底才满五年。”“即使卖房子的人自己是卖便宜了,但买房子的人买到的价格并不便宜,都给税收抽走了。”……有关税收的“传言”刚刚出现,包括西祠胡同、华侨路茶坊等网上热门的二手房论坛里网友的发帖已经炸开了锅,一位网友表示;二手房价格起先稳定了将近半年的时间,但从去年末开始一直暴涨到现在:“就拿江宁的一套房子来说,2006年夏天还是3800元/平方米左右的样子,秋天4000,冬天4500,2007年春节刚过5000元/平方米,到3月份的样子又是5500,现在不知道。反正是从3800一路涨到了5500,这还是不含税的价格……”

“二手房市场总体供需比例从去年下半年开始是1.2:1不到的样子,年初只有1.03:1,到5月份已经在1.4:1左右了。”我爱我家市场部经理舒莉莉表示,目前南京二手楼市的供需相对平衡,房价的升幅也在下降。“如果交易环节税收新政策出台将打破现有的供求关系,加剧供需矛盾。”她分析说,二手房交易环节税费增加,将导致交易双方交易意愿受到抑制,也可能会促使二手房交易价格的进一步上升,步入一种量减价升的不良状态。

对策:短期淘房还有空间

“如果卖主心理素质稍微差点的话,现在肯定会降价抛售。”“现在估计有房虫怕税收会抛售房子,虽然不便宜,但挑选余地会大不少。”面对多少显得有些严峻的市场,仍有一部分买家在讨论中表示,近期还是可以出手淘房。

分析人士表示,二手交易环节一旦征税,许多在征税范围内的业主会放弃或暂缓出售房屋,将手中房屋转向租赁市场。另一方面税收政策的实施将使得业主的出售收益受到影响,部分业主改善居住条件“以旧换新”、“置业升级”的愿望也被遏制。两方面因素将导致二手房市场的房源供给大量下降。而从需求来看,由于现阶段购买二手房人群仍有90%以上是用来自住,税收新政策出台后,部分购房者选择暂缓购房计划,致使购房需求短期内减少。

页面功能 【字体: 】【打印 关闭】【浏览:884】
版权声明:凡有来源标注为"河南房产租赁网"的文字或图片版权均属河南房产租赁网所有,未经授权不得转载使用。
 ■ [推荐楼盘]
  ·裕鸿世界港

开发商:河南裕鸿置业有限公司
地址:航空港区国际机场北(四港联动大道与郑港六路交汇处东北角)
电话:400-700-1234 转 629913

  ·迎宾路3号

开发商:河南裕华置业有限公司
地址:惠济区迎宾路3号(三所东500米)
电话:400-890-0000 转 662128

  ·万科城

开发商:河南省美景之州地产开发有限公司
地址:高新区科学大道与西四环交汇处西北角
电话:400-890-0000 转 634887

  ·康桥悦岛

开发商:郑州康桥房地产开发有限责任公司
地址:二七区南三环碧云路交汇处以南运河以北
电话:400-890-0000 转 805629

免责声明:本网转载内容均注明出处,转载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