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门失火 殃及池鱼”假如这个周末央行加息!
面临着内部过热及外部存在升值压力的双重考验下,2007年初夏,中国的宏观经济再次走到某种临界状态。
2007年一季度宏观经济数据显示流动性过剩在加剧,增加幅度高达93.4%;在增加的9286亿元中,贷款增加同比为45.6%;4月份,工业和固定资产投资增幅17.4% 和25.8% ;居民储蓄减少1674亿元,储蓄存款流向股市,把这个经济晴雨表的温度一再提升。尽管当月消费物价指数未突破3% 的警戒线,但是上述其他数据所显示的流动性进一步加大的压力,连同对股市泡沫的特别忧虑,使得央行于5月19日果断出台提高银行资本金准备率、存贷款利息和扩大人民币升幅的“组合拳”。
从未有过的加息措施,对股市的作用可谓奇特,股市不降反升。2007年5月21日加息后第一个交易日:上午9:30股市开盘上证综指3902点,比前一个交易日低开128点,成为股市对加息的最初反应。之后,8分钟之内指数直升80点,再过10分钟指数突破4000点关口,10:06达到4030点,用36分钟收复了低开的128点。全天报收于4069点;之后,六天内,上证指数一路攀升点,到5月29日达到4336点的历史最高位。至此,加息未能使股市风云突变,似乎轻而易举地消化了加息带来的重大利空。而5月30日半夜出台的“股票交易印花税”,却将股市打入万劫不复的深渊,短短四个交易日,股指自4300点一路狂泻至3700点,上千只股票连续数度跌停,多数股民损失惨重。“调控”的威力相对于股市,作用巨大。
股市没有规律,股市无法预测,暴跌之后人们用这样的理由安慰自己,何况管理层连续防风有一次吹暖股市,三天来股市在复苏,8000亿元资金再度进入,截至6月8日,股指再次突破3900点。
从股市的跌涨看,调控不过如此,印花税可能单向收取的利好更是推动更多的资金进入。但是,股市只是宏观经济表现的一个窗口,其投资与投机交汇的特性决定了它无法完整反映中国经济的全局。大量资金再度进入股市,恰恰表明市场流动性泛滥的局面并未因5.19加息而发生变化。目前,最值得关注的是5 月份的消费指数cpi 数据。由于以猪肉为代表的肉蛋奶、食用油价格的大幅上涨,可以认为5 月份cpi 超出市场预期的可能性很大,初步估计cpi 同比涨幅在3.1-3.4%之间。
如果cpi 涨幅超过3.3%的今年年内高点,将对市场产生新的冲击。此外,二季度经济增速依然偏快,5月份投资和信贷数据仍面临继续反弹压力,这些因素都决定了加息的必然,目前看加息是个时间问题。如果居民储蓄增速持续下降的趋势得不到缓解,同时,cpi 同比涨幅突破3% 的警戒线,6月末7 月初二季度经济数据公布前后,再次加息将变为现实。
鉴于上述因素,宏观经济走势的临界状态下,我们可以大胆假设,某个周末,cctv于晚上七点的《新闻联播中》播报“中国人民银行今天宣布:自×月×日起,上调金融机构人民币存贷款基准利率××的百分点......” 那个时候,经历5.30狂跌的中国股市,已是惊弓之鸟,将重演“夜半印花税”重击下一路下泻的一幕;这一次,股市所承受的只是“城门失火 殃及池鱼”的副打击。 对即将到来的再度加息,敏感的股市表现出过度反应毫不奇怪,其实再度加息的目的绝非首先针对股市,其矛头指向经济增速、固定资产投资等经济过热的源头,房地产开发将从资金、成本及购买力三个方面受到首当其冲的打击,这种打击,将对房屋的供应量增加产生较大的压缩效应,控制房价增长难度将进一步加大。
可以设想,可以预见的某个周末——加息或成必然。
-
· 机构预测7月新增信贷超5500亿 8月加息可能大 [2606]
· 郑州房产六月销量下跌 加息让楼市低迷 [1323]
· 月供又增 只因央行再度加息 [2613]
· 央行再度加息25个基点 年内或将还会加息1-2次 [3875]
· 央行年内三度挥舞加息大棒 业内:房价或加速下行 [2939]
· 央行又加息 逼下半年房价走低? [2697]
· 专家:中国经济无硬着陆风险 7月加息概率加大 [2476]
· 雪灾导致物价涨幅惊人 央行近期或加息2次以上 [1004]
■ [推荐楼盘]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