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理小产权房陷入僵局 阻力重重让政府“挠头”
据新华社报道,自国土资源部明示“小产权房不合法”和建设部发出“风险提示”后,不少地方政府纷纷出台了小产权房清理办法,但实践中遇到重重阻力,小产权房清理和处置工作几乎陷入僵局。
规避禁区 小产权房变形销售
对于社会上热销的小产权房,建设部不久前特别发出“风险提示”:非集体经济组织成员购买此类房屋,将无法办理房屋产权登记,合法权益难以得到保护。国土资源部负责人也明确表示:小产权房不合法。
然而,面对相关法规设定的禁区,一些小产权房项目在现实中仍变换着各种形式销售,成为一个灰色的监管区域。
天津西青区王姑娘庄村民住宅改造计划,本是当地批准的新农村建设的一个重要内容,村里便“因势利导”,将之开发成了“育水佳苑”住宅区。共计24栋楼,其中大部分楼盘已售。
销售人员告诉记者,便宜是“育水佳苑”最大的卖点。这里现房基本都在三四千元上下。而附近的商品房,价格都在5500元以上。前来订房的买主告诉记者,他买小产权房就是投资之用,因为小产权房虽属于违规房,但因为这个小区建筑面积超过10万平方米,因而被强行拆除的风险就会小得多。
小产权房的风险首先是因没有土地证,不能上市流通买卖。为应对这个难题,售楼人员告诉记者,在转让房屋时,只要到村委会签字盖章,修改一下原买房人与村委会的合同,再交纳售房款1%的费用就可以了。
暗箱操作 小产权房暴利超过了商品房
一些销售小产权房的中介公司负责人向记者透露,与有产权的商品房相比,小产权房的建筑成本与其相差无几。虽然这些小产权房每平方米仅售2000元至4000元不等,但开发者有着相当不错的利润。原因在于,建造这些房屋的土地没有缴纳土地出让金和配套税费,绕过了层层审批关口,并在销售时也没缴纳相关税费。
记者调查发现,小产权房所占的土地,一般没有经过用途变更和上市拍卖,往往是开发商与村镇干部私下谈妥地价后即进行开发。而在农村集体土地上开发房地产的“超额利润”,大多被开发商和部分“利益攸关者”获得。村民们说,失地农民短期内虽然获得少量收益,长期保障则无从谈起。
进退两难小产权房清理 政策悬空怎么处理
已建的小产权房既让群众接受,又有利于房地产市场的健康发展,各地政府都十分“挠头”。
据了解,石家庄市曾在去年10月实施小产权房办证试点工作,但是发现问题很多,只好宣布暂停。
建设系统一名官员说,小产权房的清理主要难在两点:一是不符合土地利用、建设规划的小产权房项目应该拆除,但是现在几乎都住满了人,强行拆除影响社会稳定;二是符合规划的项目,应该缴纳一定的费用,这个钱收不上来。小产权房牵涉众多群众利益,政府不能轻易处理。
江苏省国土厅副厅长吴震强则表示,集体土地进入市场只有一条路:国家征收。而要解决现有的小产权房,靠每年的土地利用指标逐步消化,是个漫长的过程
-
· 清理小产权房陷入僵局 阻力重重让政府“挠头” [1178]
■ [推荐楼盘]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