楼市调控应尽快细化政策 以防反而“越调越高”
近期出台的调控举措,直接指向拉动房价攀升的关键环节,并呼唤与之配套的政策迅速细化,以防止重陷“越调越高”的尴尬。一度被误传为“开发商拿地将不得分期付款”的“39号令”(《招标拍卖挂牌出让国有建设用地使用权规定》),实际上是要求开发商必须“按出让合同约定缴清全部土地出让价款,方可申请办理土地登记领取国有建设用地使用权证书”。
而这个看似“顺理成章”的规定,实际上是对开发商的资金实力的极大考验。如果加上9月底央行刚刚出台的“提高第二套房首付比例”的房贷新政,政府对房地产市场密集展开的行政性调控举措似乎正在走向精准细致。在近期股市获利资金重新进入楼市,在一些开发商重新“囤积土地、捂盘惜售”以获取超额利润等现象再次抬头的背景下,上述密集出台的调控政策指向明显。
事实上,近两年调控房价的政策组合,信贷、税收政策等对住房需求的调节作用不突出,从当前房价攀升的态势看,也并没有很好地起到稳定或降低房价的作用,有时甚至陷入助涨的尴尬境地。如紧缩地根,造成供应量的减少,导致房价上涨;紧缩银根和加税,在住房需求呈刚性条件下,最终都要转嫁到房价上来加重购房者负担;而限面积限比例只能降低购房总额,无法抑制住宅单价。此番对房地产的调控,直接针对开发商和购房投资者供需双方的资金实力,可谓是更加深入,其针对性较之以往也更加明确。但是如果这条规定没有与之相关的政策配套,其收效将大打折扣。从9月底央行出台的提高第二套房首付比例的房贷新政策在各地各家银行的反应看,已能初见一些端倪。
综合各地媒体报道,目前已有光大、招行等部分银行拟定了相关标准,不过,目前各行对“第二套房”的认定标准尚有一些差别。在通常情况下,一个家庭在拥有一套房产的基础上,无论以谁的名义再度购房往往是出于投机目的,如果此项政策的初衷是抑制投机需求,那么就应该从严限定第二套房的标准,以个人为单位实际上是放宽了政策限制。而在目前住房贷款仍是银行相对优质贷款的情况下,放宽政策限制,政策的执行效果将只能是“雷声大,雨点小”,难以收到预期的抑制房地产炒作,避免房贷风险的效果
-
· 郑州租房可全家落户,河南取消调整多项“限制性楼市政策” [1362]
· 郑州公租房因政策调整已暂停申请 [1939]
· 全国多城开启房地产新政策,2020下半场郑州该如何? [1252]
· 政府将不再垄断住房供地这个政策有啥影响 [1416]
· 2018年这些楼市政策或将影响房价 你关注了吗? [21697]
· 郑州房价8月领涨全国“熔断”政策挡不住购买热潮 [932]
· 郑州公租房:享受过政策性住房家庭不能申请公租房 [1245]
· 国务院督查组:房产调控维稳 没有新政策出台 [1942]
■ [推荐楼盘]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