举牌竞拍消失 沪土地竞价新规能否抑制地价狂飙
BY新华社
“XX元,一次!”“XX元,两次!”……牌起槌落,地块成交。类似的竞价出让方式将从上海住宅用地交易市场消失。日前,上海出台土地竞价新规,现场书面“密封”报价取代以往的公开举牌竞拍。在“地王”频出、“面粉贵过面包”的当下房地产市场,竞价新规能否抑制地价疯狂、降低房屋成本?
上海易居房地产研究院分析师杨红旭说,因为只有一次出价机会,一些拿地心切的开发商很可能会报出比原来竞拍形式下还要高的价格,对于稀缺的地块,尤其如此。譬如,此前上海以招标形式出让的浦东花木新民地块,尽管标书都是书面、密封提交的,但还是报出了近60亿元的天价。而对于一些非稀缺地块,新竞价规则可能会使得开发商报价相对理性些。
作为一种尝试,土地出让竞价规则的改进当值得肯定。但也不能忽视:不管土地拍卖现场多么让人失去理性,开发商都不会疯狂到做亏本的买卖。他们之所以敢于“负利润”竞价,在于对未来地价、房价看涨。这种预期要变成现实,必须具备一个必要条件,那就是假以时日。也就是说,不囤积就无以居奇,不坐待就无法获得土地增值。试想,如果囤地需付出高昂的代价甚至会被回收,开发商在竞地时还会拼命抬价吗?
要想通过遏制地价上涨来降低房价成本,必须严厉打击囤地行为,提高土地闲置费征收上限,征收惩罚性土地闲置费,通过经济杠杆压缩开发商囤地空间。同时,切实落实一年不开发重罚,两年不开发无偿收地的规定。否则,在人民币升值、资产价格上涨的现实与预期下,政府出让的土地再多,都会被开发商圈占不开发,坐享土地升值。圈地之风一日不禁,地价狂飙一日难止。其害不仅在于导致房价成本急升,亦对缓解供求无益。
-
· 全国房价仍是一路狂飙 时间和谎言可以掩盖什么? [1007]
· 举牌竞拍消失 沪土地竞价新规能否抑制地价狂飙 [1483]
· 南京房价正在往每平米2万狂飙 有价无市几成事实 [972]
■ [推荐楼盘]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