把中等收入者当作高价房的受害者 真有点滑稽了
中等收入者,这是一个概念。谁也不说不明白收入多少可以算中等,收入多少不等列入中等。但是毕竟中等收入者始终是占了多数的一个群体。
很多经济学家、社会学家喜欢研究中等收入者,同时也会把一些社会问题归结到社会中等收入者身上来。比如说面对高价房,专家就说中等收入者是最大受害者;比如说全国粮油副食品涨价,专家说中等收入者是最大受害者;甚至说股市起伏不定,中等收入者是最大受害者......
很多了,不再一一列举了。但为什么这些专家们会认为中等收入者是这些社会问题的最大受害者呢?在专家看来,高收入家庭直接通过市场解决问题,而低收入家庭主要通过政府政策解决问题。这样,中等收入者就显得无依无靠了,向上不能一掷千金换来生活,向下又无法依靠政府政策扶持。所以被认为最夹心的一个阶层。然而夹心是夹心,但是中等收入者真的就是一些社会问题的最大受害者吗?这似乎是有点滑稽了。比较高收入人群,中等收入者的生活质量肯定是要低不少的,然而相对于低收入人群,他们无疑还是占有很大优势的。
很多方面往往是低收入者远远没有那种消费能力,只能望而兴叹。所以那些专家们在考虑利害关系的时候甚至根本不去考虑这些低收入者,而是将利害关系直接绑定到最直接的利益方。这样,中等收入者反而会站在“受害前沿”,这未必就是对社会经济的直接反映。
比如说商品房。是人总要住房子的,即便是租房也好。专家们认为低等收入者没有购房能力,而中等收入者才是承担高房价的冤大头。这合情理吗?房价的普遍高涨,低等收入者会不受到影响吗?这其中就会没有利益关系吗?即便说是在政府政策扶持下的经济适用房和廉租房,对于低等收入者来说依然是难以负担的,甚至那样房子的价格也已偏离真实的价格,只不过这些为中等收入者眼馋政策罢了。
在收入金字塔结构当中,低收入者毫无疑问是在最底层的。在生活上,毫无疑问是最清苦的。我想如果说中等收入者才是最大受害者的话,那个试问有哪一个中等收入者肯去做一个低等收入者呢?
社会经济学家们现在的这些言论,仔细想想是会很让人寒心的。社会学家也好,经济学家也好,最需要关注的是民生而不是其他,而今天这些专家学者们可以跨越低等收入者恰恰反应了他们民生意识的不足。正因为民生意识的不足,在纯粹经济学的理论下无法摆脱理论束缚,才会经常性地提出只能立足于他们自身角度的经济学理论,而这些理论是难以支撑经济快速发展中国的需要的,从而会导致中国经济发展的目标性缺失。
-
· 把中等收入者当作高价房的受害者 真有点滑稽了 [860]
■ [推荐楼盘]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