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年非上海户籍常住人口也将纳入住房保障体系
“我们目前正在对上海市住房保障问题的几个关键要素进行摸底,简单讲就是要多少钱、多少房源和土地覆盖多少人。”日前,上海市某权威研究机构负责人向本报记者透露。
该负责人还表示,基本方向已明确,以实际的房源和土地支持为主,货币补偿为辅,开发建设主体将体现多元化。但方案最终出台估计要到明年。
拟议中的新方案另一值得关注的焦点是,符合相关条件的非上海户籍常住人口也将纳入住房保障体系。目前上海非本地户籍的常住人口有400余万。
记者同时采访获悉,不少地产商对政府主导下的保障住房建设同样抱有热情,他们表示如果相关政策允许将会积极参与其中。
常住人口将受保障
上述负责人向记者表示,目前正在进行的摸底调研,是在上海市政府的部署下进行的。此次调研意在依据24号文的规定,对全市的住房保障体系进行一次全面梳理。
“政府决策层在掌握这次调研的基本数据、情况后,会最终出台对应24号文的上海细则,主要是房地、资金、人口数量三大方面。”
保障体系的覆盖面将跨越户籍界限,全面覆盖包括拥有上海户口的市民、外来务工人员等非上海户籍但在上海长期居住的人群。
最新统计数据显示,至2006年年末,上海全市户籍人口1368.1万人,常住人口达到1815万人。按照上述新的住房保障思路,400多万非上海户籍常住人口也将被纳入新政策保障范围之内。
自2000年起,上海市就相继制订了三个住房保障方面的文件。上海易居房产研究院高级评论员杨红旭表示,上海廉租房制度由此初步建立,人均住房标准也从最初的5平方米扩大到如今的7平方米。
记者了解到,全市包括浦东、静安、卢湾等多个区已在数月前陆续展开廉租房试点工作。截至2007年8月底,全市符合廉租条件累计登记26572户,已有25298户家庭享受了廉租住房保障,占符合条件家庭数的95.21%,其中实物配租393户,租金配租24905户。
但杨红旭认为,现行政策的覆盖面仍然较小,目前的受益面还限于“双低”家庭。上海享受廉租房的家庭占全市城镇总户数尚不足1%,而发达国家一般是10%左右。
不但廉租房保障覆盖面有限,其中大部分还不是实物配租。据记者了解,由于目前小户型租赁房源奇缺及租金高企,很多货币补偿的廉租房保障体系内家庭,只能把租金补贴用于日常家用,而没有真正用于住房领域。
“实行货币补贴有赖于一个稳定的租赁市场。首先必须有充足的小户型出租房源存在,而上海目前符合这一条件的主要是老公房,新建房源大都面积偏大租金偏高,符合条件的房源严重不足;其次需要租赁价格稳定,但目前租赁价格随房价上涨过快。”上海市公积金管理中心副研究员丛诚指出。
为改变这一状况,前述研究机构负责人向记者特别强调,酝酿中的上海住房保障体系将以实物为主,从政策性住房建设用地、政策性保障住房供应两大方面进行挖掘,把一部分符合保障条件的市民从商品市场的需求中分离出来,从根本上消化这部分住房需求,而资金补贴的方式相对扮演辅助的角色。
“这是一个很大的工作量。目前不仅我们这个机构在做相关工作,其他如房地、建设部门也在做摸底工作。”该负责人表示。
-
· 郑州市房管局:完善住房保障体系 让居者有其屋 [1862]
· 楼市调控目标明确 从拉动经济调头驶向保障体系 [1082]
· 明年非上海户籍常住人口也将纳入住房保障体系 [1004]
· 江苏省建设厅:省政府督查组到我厅检查住房保障体系建设工作 [1080]
· 江苏省建设厅:省政府督查组到我厅检查住房保障体系建设工作 [1088]
· 北京将建立分类型多层次住房保障体系 [981]
· 国家推出“经济质量”考核指标体系 [1330]
■ [推荐楼盘]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