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数家庭倾向自主房 成熟房屋租赁市场远未来临
号召人们依靠租房解决住房问题,是某些“有影响力”之人常常顺嘴就说出来的逻辑。同时,他们经常还不忘强调以美国或什么国家为例,证明租房是解决买不起房的行之有效的应对之道。但自身的生活际遇却告诉我们,事实并非如此。
来自全国工商联房地产商会日前发布的《北京市城市常住居民租赁居住调查》显示,目前北京市大概有33%常住居民通过租赁房屋居住,在全部租赁居住者当中,本地户籍和外省户籍约各占50%,本地全部户籍家庭中大约有20%租赁居住,而外省户籍家庭中有80%是租赁居住。
该调查显示,租赁来源主要有租赁公有住房和租赁商品住房,北京市两者比例大体相当。租赁公有住房中,大约50%属于政府直管住房,其余50%为单位出租给职工的住房;在商品房租赁市场中,最多的房东是个人,其次是单位和政府,专业房地产公司和机构的比例很小。
大约有33%的常住居民租房住,这个数据大体能够说明,北京存在着一个非常庞大的房屋租赁市场。但很遗憾,如此庞大市场,却并不意味着能够给租赁者以稳定的信心和预期;也难以保证租房者生活不会面临租房带来的动荡。因而,大多数家庭还是倾向于拥有自有住房,除非基于不得已以及特别的利益权衡,租赁房屋才在其考虑之列。
虽然政府掌握了大体一半的房屋租赁份额,一般而言,这一半的租赁者的生活,应该与动荡无缘。问题是,这种公屋租赁,不仅并不是严格意义上的市场定价,而且承租者以及出租者,多半也基于特定的身份归属,小群体的福利性质的成分远大于政府以出资人身份主导推出的公屋租赁市场。在这样的格局下,即便具有当地户籍,只要你无法划入拥有房源的特定群体,同样也很难享受到政府提供的租赁住房。部分当地人都如此,而户籍在外者承租政府出租住房的希望,则更加渺茫。
政府出租的公屋指望不上,专业租赁市场份额又极度微小,租房者的选择,也就只能寄托在个人出租者那里。但个人的出租房,却实难承载一个家庭未来的稳定与扎根一个城市的希望。这就是人们为何一定要买房而不愿意租房的最根本心理。
-
· 郑州"地铁时代"来临 周边楼盘日益受宠 [1213]
· 多数家庭倾向自主房 成熟房屋租赁市场远未来临 [940]
· 上海新房可售面积跌至两年最低 存量房时代来临 [936]
· 清理闲置土地风暴将来临 铁管巷地块两年没动静 [945]
· 上海“小三房”户型稀缺 “房型竞争时代”来临 [980]
■ [推荐楼盘]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