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0后买房只能向父母伸手 现实压力下的必然选择?
80后从一开始走进社会,就面临着现实的压力:升学、就业,虽然新生代中不少拥有着高收入、高学历、高职位,对未来的经济状况充满信心,崇尚于“钱不是省出来的,而是赚出来的”理念,但在高涨的房价面前,每个人都是底气不足,于是所谓的“啃老族”越来越多,但 “四加二”的家庭模式又为他们“啃老”提供了可能,于是他们也给热火朝天的楼市再加了一把火现实压力下的必然选择?
在一家事业单位工作的刘先生,刚刚参加工作不久,收入不是很高。不过,刘先生觉得房子无论如何也是需要的,如果有适合的,早买也不错。不过刘先生说,自己的工资绝对买不起,但因为父母的支持,他打算供一套房,首付先由父母垫上,之后自己来还贷。
作为一股新鲜的购房力量,80后购房浪潮来势汹涌,但就他们本身而言,80后的整体经济实力还没有那么强,他们中很少有人能够自己独立负担起一套房。
“首付款是父母出的,现在每个月的按揭其实有一半也是父母在负担。”吴先生今年26岁,两年前就在海珠区买了一套近100平方米的商品房,买房到现在他说他花的钱“最多不超过5万元”。
在广州,刚毕业的大学生每个月也就3000元左右,好一点的公司能拿到5000元以上,但中心城区的房子动辄每平方米上万元。远的白云番禺也都超过8000元,就算是二手房,比较好的地段随便买个二房单位至少也要四五十万元。首付加上装修,20万元是起步价。按平均的收入水平,新生代想自力更生,光首付就至少需要5年,多的可能要10年。于是,“买房只能向父母伸手”成了大多80后的选择。
东圃一家楼盘的销售经理表示,从目前各个楼盘的付款方式来看,三成首付是必须的,还有房屋维修资金、契税等等。像他们项目最小的单位是50平方米一套总价至少要30万,首付加上其他杂费至少要准备10万元才能购房。这对于工作几年的年轻一代来说,没有父母的支持,是很难成为房东的。
“‘80后’购房者中一次性付款的比例比较高。”某按揭公司相关负责人表示,在他们的成交案例中,80后购房者一般会选择总价50万~60万元的房子,而且有相当比例的人是一次性付款,“他们的月收入多数在3000~5000元,独立负担房款不太可能,之所以能一次性付款,主要是因为身后还有父母做经济靠山。”
80后购房还有一个很突出的现象———他们喜欢月还款额尽可能低,贷款年限尽可能长。
“买我们楼盘的80后绝大多数把月还款额控制在2000~4000元/月,鲜有例外。”该负责人表示,80后购房者的按揭贷款年限通常是20~30年,而其他购房者更偏向15~20年。
“银行利息再怎么涨每月也多不了多少,而工资的增长是不可预计的,只要有相对稳定的收入用不着急。”静在广州某电信公司工作,工作两年月收入7000元左右,“我的想法就是有钱也不要提前还。”
常常有人诟病80后不切实际,但在房产品消费上,80后购房者却被销售员称为“很实用主义”的一群。
总价在50万~60万元的房子是最受‘80后’欢迎的,面积一般在60~90平方米。”多位销售员还表示,80后购房者一般会选择楼层比较低的房源,因为“价格比较低”。
80后无疑代表着购房大军中的年龄下限,同时也是购买力较低的人群,但他们对住房的消费倾向与有经济实力的60后、70后并没有太大差别。
“目前的80后购房族多数喜欢购买两房单位,甚至一房单位都深受青睐。”业内人士介绍说:“也有不少人喜欢一步到位,购买一套小三房单位。”该人士表示,一般来说,80后购房族比较注重私密性,特别要求客厅与卧室在设计上的隔音。
在2005年,80后买房现象还是极个别的案例,但是随着时间的推移,在结婚、立足等刚性需求的推动下,80后正在逐渐成为房里产市场不可忽视的消费力量。数据显示:2006年,21-30岁这个年龄段比30-40岁年龄段的购房者比例大14个百分点。当许多正在打拼的70后还在买房和租房之间犹豫不定的时候,越来越多的80后却已经加入了买房的热潮
-
· 在郑买房不吃不喝要熬38年 7成人选择贷款按揭 [1348]
· 郑州楼市渐回暖 专家建议可适时选择出手 [2391]
· “待婚族”选择婚房量力而行最重要 [1684]
· 调查称北京女性购房半数选择全款 [3077]
· 把“根”留在内地 A股是搜房网上市第一选择 [1446]
· 买房新选择 购买“二手次新房”的四大强势理由 [1281]
· 80后买房只能向父母伸手 现实压力下的必然选择? [1107]
· 给予购房者的几点提醒:怎样选择户型合理的房子 [1145]
■ [推荐楼盘] | |||||||||||||||||||||||||||||||||||||||||||||
|
